成都双流:“手语说法” 在无声的世界里普及法律

作者:管理员 时间:2017-01-05 17:59


3274“手语说法”普法志愿活动

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在“特殊”的环境中,靠着肢体语言与世界进行着无声的“交流”。在成都市双流区积极营造全民学法、全民懂法的氛围中,为了让这群特殊的群体参与学法的氛围中。5月18日,一场“手语说法”的普法志愿活动走进四川大学江安校区,让更多的志愿者通过学习,为聋哑人群更好的学习法律提供服务。

活动现场:互动环节好热闹

5月18日上午9时许,一辆满载30余名学生的公交车缓缓驶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。车上的孩子在看到“四川大学”的牌匾时,内心异常兴奋,可是他们却只能通过不停地比划手势来表达自己激动的情绪。这群来自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,即将参加一次特别的法律活动——“手语说法”。

当今社会,市民通过积极学法,从而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但对于听障人士而言,“手语”作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途径,却又十分受到限制。在此次的活动中,来自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一老师就带着他的“手语说法”来到现场,通过多创新的方法,让普法志愿者以及现场的听障学生了解到了这种创新的“普法”举措。

“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,此前从未接触过通过‘手语’来学习法律。”四川大学法学院一名学生告诉记者,通过“手语”来向听障人士进行普法教育,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民平等享受法律的权利。

在活动的互动环节中,大学生们通过聋哑生的分组“指导”,用“手语”将几条法律用语进行展示,此环节将现行气氛提升。活动最后,为了将“手语说法”进行推广,让更多的法律志愿者加入进来。在此次活动中,为了让“手语说法”得到普及,四川大学法学院还成立了手语协会,法学院团委负责人为该协会成立授旗,并聘任高一老师为手语协会辅导老师。

推广手语普法 更好服务群众

据悉,双流区以“手语普法”的形式为听障人士量身打造普法课堂,通过多种渠道向听障人士进行普法教育,极大地方便了散居各地的听障人士,体现以人为本,服务群众的理念。在进行“手语普法”的工作中,除了通过视频教学,巡回课堂,社区服务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外,还将通过及时收集大家的反馈信息,从而了解普法的实际成效,准确研判各地听障人士的文化、手语现状,做到授与学的良好互动,在不断调整中,让“手语说法”更好地服务大家。

据悉,作为首创的“手语说法”为听障人士量身打造普法课堂。通过多种渠道向听障人士进行普法教育,极大地方便了散居各地的听障人士,体现以人为本,服务群众的理念。

目前,“手语普法”已开设“手语课堂视频”、“微信公众号”、“QQ群在线解答”及“讲师高一为您解答”四种途径来进行普法教育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编辑法律知识微信和上传手语说法视频,这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中通过网络视频,面向听障人士推送系统法律知识尚属首例。